
如何成立一人公司?一人公司設立完整攻略
前言:掌握創業主導權,從「一人公司」開始 在數位經濟浪潮與遠距工作模式的推動下,「一人公司」(One-Person Company)已成為許多專業人士、自由工作者和微型創業者實現自我價值、掌握事業主導權的最佳途徑。您是否厭倦了傳統職場的繁文縟節,渴望將個人專業技能轉化為穩定且高效率的事業體?或者,您正尋求一個低成本、高彈性的創業模式,以測試市場、累積經驗? 「如何成立一人公司?」這個問題,不僅是行政流程的探詢,更是對個人事業藍圖的規劃。許多創業者在起步階段,常面臨「該設立公司還是行號?」、「資本額該怎麼決定?」、「繁瑣的法規與稅務如何處理?」等痛點。錯誤的選擇不僅可能錯失節稅機會,更可能讓您在營運初期就陷入行政泥沼。 本文將為您提供一份一人公司設立的完整攻略,從法規基礎、設立流程、稅務優勢到實務操作,進行深度教學與實務操作指南。我們將聚焦於台灣法規下最適合一人創業的組織形式——一人有限公司,並結合最新的官方統計數據與實際案例,讓您能專業但易懂地理解所有細節。無論您是想將個人工作室升級,或是剛踏出創業第一步,本篇攻略都將是您順利成立一人公司、邁向成功的第一步。 在台灣,一人公司通常以「一人有限公司」的形式存在,指由單一自然人股東組成的有限公司。對於微型創業家而言,一人有限公司設立是最常見且最推薦的選擇,具備有限責任、設立程序相對簡單等優勢。 設立前必讀:公司 vs. 行號 vs. 工作室 在探討如何成立一人公司的具體流程前,創業者必須先釐清三種常見的組織形式:公司、行號(商號)與個人工作室,並根據自身需求做出選擇。 特性 有限公司(一人公司) 行號(商號) 個人工作室 法律地位 獨立法人(負有限責任) 非獨立法人(負無限責任) 非法律實體(無須登記) 適用法規 《公司法》 《商業登記法》 無特定法規 設立機關 經濟部商業發展署 縣市政府建設局 無須設立 名稱限制 全國不得重複 縣市內不得重複 無限制 稅務負擔 營所稅 (20%) + 股利所得稅 (28%) 營所稅併入個人綜所稅 營所稅併入個人綜所稅 發票開立 必須 達一定門檻必須 不得開立 優點 股東負有限責任,有利於品牌形象與募資 設立與解散簡單,稅務申報較單純 彈性高,無行政成本 缺點 設立程序較繁瑣,會計成本較高 負責人需負無限責任,品牌形象較低 業務範圍受限,無法開立發票 【實用建議】 如果您的事業目標是長


















